2004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实施武汉城市圈建设,拉开了武鄂协调发展的大幕。10余年来,鄂州以对接、融入的姿态,积极向武汉靠拢,两市同城化水平不断提高。2017年1月,省委书记蒋超良参加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鄂州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发挥基础优势,做足“四化”同步文章;发挥地缘优势,加快武鄂协调发展,努力在推进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征程中“作贡献、打头阵”。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对武鄂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强调“深化‘一主两副多极’区域发展战略,要坚持协调发展,加快形成中心带动、多极发展、协同并进的局面”。武鄂协调发展对武汉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鄂州建设成为特色产业增长极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根据市委统战部的统一安排,农工党鄂州市委会课题组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武鄂协调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武汉、鄂州两市构建了推进武鄂协调发展的组织保障机制,全面展开规划对接,目前两市共建、共享、共赢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一)设施互联,共享方便快捷。一是半小时交通圈已经形成。公路方面,建成武黄高速、武鄂高速、国道G316、省道S119、S120、S121和吴楚大道等7条对接通道,已开通鄂101路、武汉市301路和909路3条武鄂城际公交线路;铁路方面,京九、武九客运专线、武鄂黄(石)、武鄂黄 (冈)两条城际铁路,使武鄂连为一体,三江港铁路物流中心的综合货场正在加紧建设;水路方面,从梁子岛至武汉江夏区北咀、升华两个码头的航道年客运量逾10万人次。二是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正在形成。武汉新港全部27个港区中,来自鄂州的港区占了5个。其中深水岸线最优的三江港区列入武汉新港核心港区,武鄂携手共建武汉新港。三是同城化通信更加便捷。2013年3月,中国联通鄂州分公司在葛店开发区投放联通“027”固定号码1000个,从此告别与武汉通话按长途标准付费的历史。2017年10月1日起,全国正式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武鄂两地间的通信网络一体化将迈出更坚实的一步。
(二)产业互补,共推转型升级。一是农业相辅相成。鄂州有良好的农业基础,拥有水产、畜禽、蔬菜、林果四大支柱产业,积极开发和供给特色水产品、有机蔬菜、畜禽生产加工品种,极大地丰富了武汉的“菜篮子”和“餐桌子”。二是工业优势互补。依托武汉科教密集区的优势和鄂州土地成本、人力成本优势,鄂州积极承接武汉“溢出效应”,实现“研发在武汉,转化加速在鄂州”。武汉智力成果转化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相继在鄂州建立,华科、武大、地大在鄂州设立研究院。东湖高新区与葛店开发区在全国率先试行市场主体准入一体化,合作发展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共同打造中国“药谷”。国家级存储器、天马微电子等重大项目布局武鄂边界,拉长了区域产业链,加快了产业集聚。宝武钢铁重组了鄂钢,总投资110亿元的鄂州电厂二、三期工程顺利投产,向武鄂两地同步供电。三是服务业协作配套。鄂州顺丰机场成功纳入武汉航运中心总体规划,弥补了武汉开放开发不足的短板。在鄂州扎根的唯品会、苏宁、普洛斯、易商等国内外知名电商企业,将对武汉建设商贸物流中心起着关键性作用。武鄂两地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产品培育、线路开发、联合促销、宣传推介、市场监管、信息共享、企业合作,实现两地旅游市场协同发展。
(三)市场互通,共育更大商机。一是推进市场体制改革。两地开展市场主体准入协作,在鄂州注册的企业可冠以“武汉”名称。围绕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发展重点,鄂州大力推进电子商务、电子口岸制度环境建设,强化物流标准体系,建立完善农产品流通标准体系。二是积极开展商贸对接。武商量贩、银泰百货、中百仓储、中商平价、工贸家电等多家武汉商贸连锁企业进驻鄂州;鄂州市多家企业与与武汉中粮、中百仓储、武商、中商、白沙洲农副产品等大型商贸企业和集贸市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梧桐湖、红莲湖区域的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热,来自武汉的购买量大幅增长。三是基本实现“同城清算”。鄂州与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对接长江证券、兴业证券、中信证券等机构,为鄂州市及所辖区域内企业提供资本运作、上市辅导等多方面服务,武鄂两地金融系统已基本形成“同城清算”体系。
(四)生态互融,共护碧水蓝天。一方面,合力推进水生态保护。两地按照建立的城市圈水质月报制度,联合对重点湖泊和河流断面水质进行检测,实施每月一测、每月一报制度。积极实施大梁子湖“两型”社会示范区、“青阳鄂”循环经济示范区两个跨区域省级战略。武鄂合力建设大梁子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共同实施梁子湖防洪及生态修复工程,有效保护了武汉城市圈的战略水源地,梁子湖湿地成为武汉城市圈的生态屏障。另一方面,联防联控空气污染。按照《2016年湖北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点》的任务分解,武鄂联防联控,共同下好大气污染治理区域“一盘棋”。武汉市开展大武汉蓝天行动方案和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的“五大战役”(控煤、控车、提标、禁烧、除味),鄂州市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强力推进秸秆禁烧、黄标车淘汰、燃煤锅炉淘汰改造等工作,两地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五)民生互利,共建幸福家园。一是加强教育领域合作。两地积极开展教育人才交流合作,部门结对互动、教师挂职锻炼、专家指导交流、新进教师招聘、科研资源共享等合作交流活动,长江职业学院等9所武汉高职院校落户葛店开发区,华中师范大学新校区落户梧桐湖新区。二是实现医疗资源共享。互通血站血液采集和库存信息,武鄂医疗紧急救援中心之间实现“120”急救信息互换和地理信息系统共享;建立医保关系转移接续“绿色通道”,自2011 年7月起,两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启动统一的“一本通”病历;接收鄂州医务人员进入同济、协和、梨园等医院进修学习。鄂州市中心医院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托管,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梁子湖医院、湖北省中医院武东院区等医院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三是促进人力资源流动。鄂州依托武汉高校资源优势,先后出台“千名引硕工程”、“333”高层创新创业人才计划、“121”人才池计划等政策,吸引大批重点高校毕业生和高层次人才到鄂州创业就业,两地积极推进用工信息互联互通,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四是打通社会保障通道。两地积极沟通协调,基本实现社保关系自由流动。鄂州将武汉地区42家医院作为医疗定点机构,实现住院即时结算。2016年,鄂州市共办理转移手续1000余人,在武汉住院1.5万人次,报销1.47亿元。
二、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来看,武鄂协调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武鄂协调发展中的各自定位不够清晰。武鄂两地各自战略,尚未放在武鄂协调发展的整体“棋局”中去定位,协同分工不够合理,区域发展落差比较大,经济联系较为松散。武汉城市功能过于集聚,人口增长过快,大城市病比较突出,鄂州资源环境约束明显。两地各有顾忌,大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小城市承接能力有限。
(二)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与政策体系支撑。武鄂协调发展没有共同的城市规划为指导,相对而言,鄂州的规划更倾向于武鄂协调发展,而武汉的规划则将重点局限于城市自身内部空间结构的完整性上,对带动周边城市协调发展明显缺失“内生动力”。另外,因城市层次不同,武鄂两地在技术开发、招商引资、外贸出口、财政税收、土地征用、工商管理、物价调控等方面的政策上存在差异,无法营造相对平等的体制和政策环境。
(三)地方保护主义与行政壁垒依然存在。整体而言,武鄂还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城市主体,部分领域存在直接竞争,比如招商选资、招才引智、财政税收等方面。两地政府为了追求和保护自身利益,按各自行政区域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一定程度上阻碍经济资源要素的双城自由流动。形成武汉担心“肥水”流入“外人田”,鄂州担心自己生产要素产生“虹吸效应”,成为“过水田”。
(四)深层次合作与配套功能建设不够深入。武汉和鄂州的市场建设和行政考核,都是以单个城市为对象,不可避免地诱发经济结构的趋同和重复建设,出现武汉“大而全”、鄂州“小而全”现象,同质化严重。两地的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治理以及基础设施和服务一体化方面,尚未建立起市场化的协同运作机制,往往以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是以整个区域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进行决策并采取联合行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两地的共同利益。
(五)地方性团体与民众广泛参与程度不高。武鄂协调发展大多为政府主导型,没有形成真正具有影响力的地方性团体,企业、市民真正参与其中的不多,农村居民没有或很少享受到协调发展的红利。在协调发展进程中,区域共赢、互惠互利的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共同演绎同城化、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双城记”意识也没有真正形成。
三、推进武鄂同城发展的建议
湖北省十一次党代会赋予了鄂州“建设特色产业增长极”的历史使命。加快武鄂协调发展,可以让武鄂共享发展资源,共搭发展快车,共享发展红利,共同建设“大武汉”,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最快最强“增长极”。
(一)加强区域规划和发展战略对接。抓住武汉市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我市建设国际航空大都市的有利契机,进一步明确武鄂协调发展的方向目标、结构布局、功能定位、发展重点、政策导向等重大问题。强化分工与协作,调整优化我市空间布局、产业方向。首先,加强产业规划对接。着眼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重点围绕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未来发展战略,积极借助其辐射和带动效应,按产业链分工合作要求,确定我市邻近区域的主体功能和产业定位,明确细分领域,确定主攻方向,进行集中连片式规划,增强我市产业发展的集群化、竞争力,形成与大武汉、鄂东城市群互动协同发展格局。其次,加强专项规划对接。重点推进公路、铁路、港口、城轨、电网、管网、电信、生态、防洪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全面对接。加强园区规划对接。结合武汉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立足我市航空大都市总体规划以及“两轴” 发展布局,适时调整优化葛店开发区、红莲湖新区、梧桐湖新区、鄂州开发区、三江港新区、花湖开发区总体规划,进一步强化双城内在联系,提升整体性协同性。加强全域统筹建设用地、全域统筹城镇体系、全域统筹产业布局、全域统筹主体功能。
(二)加强航空客货运双枢纽建设。推进武鄂航空港深度合作,进一步明确将鄂州机场作为武汉第二机场,天河主客、鄂州主货的错位发展总体定位。加快推进鄂州机场项目报批和前期筹建工作,按时间节点要求,完成拆迁安置、辅助设施建设、主体工程设计建设任务,确保按时投入运营,使之成为武鄂一体化发展重要的共享资源。
(三)加强基础设施对接。把推进武鄂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为两地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进一步推动道路交通体系对接,实现同城化运行。一是加强双向沟通衔接。按照障碍属地排除、费用属地承担、工作同步推进原则,同步解决规划、用地、拆迁、投资、建设过程中的障碍瓶颈和建设不同步的问题。二是推进道路互联互通。加快鄂咸高速建设进度,启动新港高速(武汉外环东扩段)前期工作;加快前期工作,力争武汉至阳新高速鄂州段年底前动工;启动红莲湖新区境内高新四路与东湖高新区境内未来一路对接、红莲湖新区高新六路与东湖高新区未来一路对接、红莲湖新区新城大道与东湖高新区未来三路对接、红莲湖新区高新四路与东湖高新区未来二路对接等道路工程建设。加快启动葛店开发区人民西路与东湖高新区科技一路对接、葛店开发区高新四路与东湖高新区科技一路对接、葛店开发区高新三路与东湖高新区流港路对接、葛店开发区疏港大道与东湖高新区卸甲路对接等道路工程。三是实现交通一体化运营。推进交通同城深度融合,按照“打破区划界限、统一营运、统一管理、属地补贴”的方式,推进两市邻近区域城市公交一体化运行。积极构建通勤化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坚持规划先行,按照通勤一体化要求,着眼长远,谋划光谷到鄂州机场的快轨交通线,以及立足机场辐射黄石、黄冈轨道交通网络,坚持规划先行、公众参与、科学论证,适时启动两市通勤化轨道交通工程。
(四)加强产业对接配套。一方面,加强产业配套合作。延伸产业链条,形成若干联系紧密、相互配套、带动力强的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集群,促进产业调整和融合。依托武汉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及国家现代服务业中心建设,打造天河机场——临空经济区——武汉光谷——葛店国家级开发区——鄂州中心城区——鄂州机场的轻工产品定制制造轴和临空生产服务轴。打造大车都——武汉大临港——葛店港——三江港——鄂钢的临港重型产品定制制造轴。另一方面,加强重点功能园区的联动、错位发展。按照武鄂两地“全域产业协调”理念,围绕产业链分工、上下游合作,积极推进武汉东湖高新区与葛店光电信息产业示范园、红莲湖半导体集成电路和氢能产业、梧桐湖新区等3个特色产业示范园的战略合作;推动鄂州开发区、鄂城新区、花湖开发区与武汉及国内外航空偏好型经济主体合作,加快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即时制造、定制服务、空港物流、器官移植、临空医疗等产业集群发展,建设中部地区临空产业业聚集区和全球供应链管理中心。推进双方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利益共享模式,一体化规划、一体化建设、一体化招商、一体化布局,加快关联产业项目聚集,实现集群化发展。
(五)推进武鄂生态文明共建。一是加强区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建立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评估、统一协调的环境联防联控协作机制,建立一体化的环境准入和退出机制,实现深层次联合执法、事件处置、风险防范、环境事件损害评估及赔偿、跨区域事件应急处置和监督管理的有效落实。二是共同保护大梁子湖生态环境。成立大梁子湖水系生态保护专班,强化落实河长制。统一保护标准,统一要求,统一环保政策。制定并实施大梁子湖水系生态治理规划,推动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重点围绕长江、梁子湖的治理与保护,鼓励上下游自由协商,建立上下游之间的环境责任协议制度,推进区域生态资源共享。联合实施大梁子湖流域水生态修复工程。启动大梁子湖流域水系防洪及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包括点污染控制工程、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河流治理工程、围垸堤防除险加固工程等。三是统筹推进江湖环保整治和资源综合利用。积极开展跨区域循环经济合作,推进大宗工业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资源综合利用。强化长江水资源水环境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协同开展长江沿线重化工业企业控排减排行动,提高污染企业排放成本。对武鄂黄黄沿江流向、主导风向、互为上下游的项目实行联合环评、联合审批,严控“两高一资”企业。
(六)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协同共享。坚持以增进武鄂两市人民福祉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推进公共服务资源共享。一是全力对接武汉科教创新资源。全力推动武汉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与产学研基地,有效对接武汉科教创新资源。建设梧桐湖国家生态科学城,大力引进国家实验室、国家科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工研院入驻,有选择地引进国家顶级、国际领先水平的研发项目。加快华师大梧桐湖校区动工建设,积极争取华科大军民融合项目群、微电子国际校区、中科院大学、国家量子物理实验室、超精度原子钟等项目落户鄂州。二是建立公共服务协同共享机制。加强公共服务优势互补,消除公共服务现实差距导致的不正常的“虹吸效应”。以鄂州建设国际航空大都市为契机,放开市场准入,打破行政壁垒,支持武汉高端公共服务机构到鄂州市以创办分支机构、合作共建、委托管理等创新模式,建立跨区域公共服务联合体,扩散服务功能,拓展覆盖空间,提升鄂州市公共服务整体水平。三是推动公共服务政策一体化。重点推进两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互认互通、信息共享,逐步实现社保政策标准全面统一和无缝衔接。支持和引导我市企业创新人才使用理念,通过“异地研发、孵化,本地产业化”的方式,共享武汉的人才、信息集聚优势,推动人才智力的交流与合作,畅通高层次人才的工作和创业渠道,实现人才互补和共享。推动人才政策的相互衔接。积极推进两地在科技人才资质互认、科技人才居住证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实现有机衔接,畅通区域内人才流动渠道,实现高层次人才互认、互动,促进高层次科技人才有序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