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鄂州建言 > 正文
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市临空医疗 健康产业的建议
时间:2017-12-28   来源:党派科    浏览:

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市临空医疗

健康产业的建议

 

农工党鄂州市委会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2017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高,健康服务体系完善高效,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体育健身服务,基本形成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到2030年,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健康领域发展更加协调,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健康服务质量和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健康产业繁荣发展,基本实现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到2050年,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2017年12月1日,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的决定》提出“积极推进健康湖北建设。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上述重要文件,为鄂州今后一个时期的现代产业发展特别是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勾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随着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的开工建设,围绕机场建设,突破性发展临空医疗健康产业也成为我市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必然选择。当前,医疗健康产业是经济发展中的一大朝阳产业,我市生物医药产业有着较好的基础,医疗服务全市均衡发展,健康产业蓄势待发,面临着临空医疗健康产业大发展的“风口”。农工党市委会组织专班就此进行了深度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实之基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市产业结构正往合理的方向转变,发展质量和效益日益提升,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积极的信号,为医疗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较好基础。

(一)产业转型升级拐点显现。当前我市跟全国、全省一样,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2016年工业化率居全省第一,服务业占比达33.3%,连续五年提升。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城镇化率达64.9%,均居全省前列。一批特色支柱产业逐步形成,这些都表明我市经济发展进入新的水平和高度,也预示着进入产业转型升级的拐点。

(二)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落户为产业升级创造了有利条件。该项目以及临空经济区产业园、外围配套基础设施总投资约986亿元,将建成全球第四、亚洲第一的航空物流枢纽。项目将是全国乃至全球航空要素资源的集成和配置中心、现代物流中心和物流产业集聚区,有利于我市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依托这一重大生产力布局,吸引生物医药、信息技术、高端智能装备、航空航天装备、现代服务业等高新产业集聚,将重构产业发展格局。

(三)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基础良好。生物医药产业是我市重点产业集群,其产品有着“高精薄”的特点,十分适宜航空运输。2001年2月省经委批准葛店开发区建设湖北省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同年12月即被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火炬计划葛店生物技术与新医药基地,并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注册“中国药谷”商标。2007年6月,被国家发改委认定为武汉国家生物基地核心区,成为继我省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后的第二个国家级产业基地。截止2016年,集群已汇聚生物医药企业21家,其中骨干企业16家,上市公司3家,外资企业3家,民营科技型企业9家。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过100亿元,对GDP贡献率占全区的四分之一强,吸纳从业人员7000多人。

(四)生态环境优良有利于发展健康服务业。我市交通区位优势优良,一方面毗邻武汉这个大型休闲养生消费市场,另一方面机场建设会导入各类高端产业,吸引大量高端人群在我市居住,有着巨大的健康服务需求。我市生态环境优良、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梁子湖区、梧桐湖新区、红莲湖新区,拥有优良的空气、阳光、湖泊、湿地、深林以及特色生态农产品,健康资源丰富,还有大量的高端房地产市场,成为发展健康服务业的先天优势。

(五)医疗服务体系较为健全。我市医疗资源较为丰富,医疗机构门类齐全,集医疗、急救、教学、科研功能与一体,建立了覆盖市、区、镇、村的四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形成了由公立、民营、企业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医格局。医疗机构千人病床数、千人医师数、千人拥有护士数等指标处全省前列。

二、瓶颈之困

鄂州要大力发展临空医疗健康产业,还面临着较多的困难和问题。

(一)产业整体实力不强。我市工业企业主要以传统产业为主,产业层次偏低,轻重工业比重失调,企业间分工协作不紧密,产业的组织化和集中度相对偏低,缺乏整体带动效应,各产业间关联性不大,生物医药产业仍是独立性发展。

(二)对临空经济缺乏系统认知。临空经济是一个特殊的经济形态,在我市是一个新鲜事物,在全国成功的经验尚未形成,对临空医疗健康产业形成机理、发展阶段、发展规律的认识还有待提高。人力资源结构不优,临空经济高端人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临空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不足。虽然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是我市五大新兴产业之一,但总体来说尚处于成长阶段,集群规模仍然较小,企业数量不多、质量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武汉东湖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2015年产值过500亿元,我市不仅差距较大,而且没有发挥毗邻区位优势,没能借势发展、融合发展、错位发展。

(四)健康产业发展严重滞后。长久以来,医疗健康行业更多地承担着社会保障职能而非经济发展职能。我市的公立医院、民营医院、企业医疗机构基本都是疾病治疗为主,康养服务作用完全没有发挥。多元化医疗健康服务仍停留在“初始 阶段”,还谈不上完整的健康产业,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优势也未能充分彰显。

(五)政策体系支撑不到位。全市尚未出台支持医疗健康产业的扶持政策,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不明,路径不清。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仅葛店开发区有发展政策措施,但力度不大,引进武汉东湖高新区高端企业落户没有较好的激励政策。在健康产业方面,推动医疗机构从民生事业向经济产业的改革转型,缺乏明晰的制度体系保障。

三、他山之石

(一)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

1、国外生物医药产业。从1998年开始,全球生物制药产业销售额连续保持15%-33%的增长速度,远高于传统制药业的增长速度。2016年生物制药产品占据全球药品费用总支出的17%左右。到2020年,全球生物技术药物将占全部药品销售收入比重的三分之一以上。美国孟菲斯是全球第二大航空货运空港,医药产业是其重要产业集群之一,是医疗器械制造基地、医疗设备租赁、眼库、医疗毒理检测中心以及医疗器械及药品的全国分拨中心。韩国仁川机场、日本成田机场等附近都有高端医药产业集聚。鄂州要打造中国孟菲斯,医药产业有着先天优势,是临空产业不可或缺部分。

2、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近年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迅速壮大,生物医药市场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生物医药市场,2016年产值达3.8万亿元,占GDP约5%,年复合增长率接近22%,预计2030年生物医药产业占GDP的比重将达15%左右,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挥着汇聚技术、资本、人才资源,促进成果转化的重要作用,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我市毗邻的武汉东湖高新区位列2016年国家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综合竞争力榜单第三位。

(二)国内外医疗健康产业发展情况

1、国外医疗健康产业。根据WHO预测,2020年医疗健康相关服务业将成为全球最大产业之一。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在大力发展医疗健康产业,泰国、印度、新加坡等亚洲国家把医疗旅游作为国家战略,医疗旅游已经成为这些国家服务贸易的拳头产品。国际上极富盛名的医疗服务品牌美国梅奥医学中心并不在超级大都市,而是位于风光秀丽的五大湖地区的罗切斯特市。一些国际领先的医疗机构也把自然美景和医疗健康服务紧密结合起来。

2、我国医疗健康产业。医疗健康产业在我国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国内很多省市明确提出卫生强省(市)战略,抢抓机遇加快培育发展医疗健康产业。南京市发布了《关于建设中国健康服务与生命科技名城的意见》;广州市积极打造国际健康产业新城,以“高端医疗康复、高端养生服务、先进医药制造、医疗器械制造”为主导产业;河北省充分利用北戴河度假胜地的旅游资源,规划面积55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20平方公里,在北戴河新区建设亚太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就是医疗和旅游有机结合的典型。

四、路径之探

借鉴国内外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经验,立足我市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建议将发展生物医药和健康服务产业作为发展临空医疗产业的突破口,以生物医药为引领,走医疗健康产业融合发展之路,着力在顶层设计、创新驱动、招商引资、市场拓展、人才政策等方面采取有效对策措施,把鄂州真正建设成为“中国药谷”和中部“康养天堂”。

(一)加强顶层设计

一是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根据我市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容纳性与承载力,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合理布局,错位发展。可适时成立全市医疗健康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高标准制定好生物医药产业和健康服务产业的发展战略规划,指导产业精准定位与科学发展。二是制定专项扶持政策。要围绕土地规划、财政税收、金融信贷等制定专项政策,培育和扶持产业做大做强;探索试行保障医疗健康产业用地的措施;加大政府购买健康公共服务的类别和数量。要从准入、运营、评价、监管等方面制定配套制度,让相关市场主体和从业者在竞争中遵循基本规则运作。三是与武汉相关产业错位发展。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与武汉东湖高新错位融合发展,武汉市打造集人才培养、研发、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我市则定位于、侧重于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物流等产业细分方向,同时发展满足及时高效性的血液制品、器官移植、医疗急救等产业。在健康产业方面,我市可针对本地和武黄黄等周边城市高端人群,建设中部地区高端健康服务中心,提供高效、优质、全方位的个性化、定制化健康指导、健康护理、运动健身、康居养老和休闲场所。

(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一是完善创新孵化平台。积极建设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孵化器,对生物制药、养生保健技术创新、相关知识产权保护、专利快速申请和认证等方面给予支持,对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业新领域的投资实行税收优惠。政府可以设立医疗健康产业基金,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资医疗健康产业,对重点龙头企业落户给以产业基金支持。根据主要技术类别建设专业的企业孵化器和企业加速器,实现高新医药技术转化,促进医药技术小微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做大做强。二是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推动健康产业的政、产、学、研、用一体化体系建设,努力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与知名院校合作,整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各类机构人才资源,充分利用我市与华科大、华师大、中科院武汉分院合作共建研究院平台,引进一批生物医药专家教授团队,联合攻关一批核心技术,着力推动一批科研成果转化,成功开发一批新产品。探索在葛店开发区或梧桐湖新区建立展示、交易、共享、服务、交流五位一体的科技大市场,为医疗健康产业领域的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搭建科技信息和交易平台。三是建立健康产业大数据中心。运用互联网、云计算、智能医疗等先进技术,在安全为先、保护隐私的原则下,建设互联互通的市、区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打造全员人口、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推动医疗记录、健康信息、检查结果的联网共享。与大数据相结合,运用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载体,尽快建立健康产业统计监测制度,纳入统计部门的统计范围,以更全面、更准确地了解我市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四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交叉创新,促进生物医药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密切结合、互相促进的产业集群。整合医疗服务、商贸流通、旅游、教育和信息等领域的相关资源,构建集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健康保险等服务内容为一体的健康服务体系,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医疗健康产业链,加快医疗健康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在梁子湖区、红莲湖新区大力发展以旅游体验为主、康体养生为辅的医疗旅游模式,比如中医按摩、森林漫步等。强化健康农产品生产环节,种养绿色、无公害和有机农产品,开发具有保健功效的特种农产品,提高农业生产的附加值。

(三)引进培育市场主体

一是开展产业链招商。深度对接国内外大型医药集团和国内500强知名制药企业,储备重大项目,整合葛店开发区内其它医药资源,做大做强医药产业,实现“有龙头、有技术、有品牌、有竞争”的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依托葛店开发区内现有医药资源招商,进一步突出生物医药产业在葛店开发区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以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产业带动开发区产业的整体发展。加大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确保签约项目尽快落户。二是依托行业协会招商。加强与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医药业商会、湖北省生物医药协会、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中国医学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等机构的沟通联络,并时刻关注“生物谷”、“生物秀”、“医药界”等专业网站,收集生物医药产业招商信息。积极走出去,组织到国际国内一些成熟的生物医药园区学习考察,认真吸取和借鉴其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和招商经验。三是走高端精品路线。发展健康产业,从一开始就要定位高端,鄂州地域不大,良好的生态资源不能被各种低端产业占据。应瞄准国内外顶级医疗健康机构,主动上门推介,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其落户鄂州。鼓励和支持医疗实体和企业引进国际高、精、尖、新、专的医疗服务设备、技术和团队,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国内外知名度和竞争力的健康服务企业、知名品牌。

(四)引导市场拓展壮大

一是做强中国药谷品牌。加强品牌高端宣传和市场营销,委托国内外知名公司,策划宣传做强“中国药谷”品牌。依托每年鄂州航空都市区国际路演,扩大鄂州“中国药谷”知名度。指导葛店开发区内生物医药企业成立“中国药谷集团”,以药谷集团的名义进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以及对外宣传,提高产品知名度、行业竞争力,同时参股效益好、利润高的生物医药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中国药谷集团”。二是积极打造康养品牌。发挥鄂州生态、临空等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对健康产业重点领域进行宣传推广,塑造有别于其它区域的健康产业特色品牌。大力普及健康知识,引导公众进行合理的健康消费和健康投资。推进健康产业产品和服务质量体系建设,加快相关领域认证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大力支持健康品牌创建,推进一批名品、名企建设。依托行业协会,开展健康生产制造企业的交流,研究健康产业的发展趋势,促进健康产业良性发展。

(六)创新人才管理政策

一是大力引进培育专业人才。医疗健康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深入实施“333”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计划、“121”人才池计划、“千名引硕工程”和“我选湖北·青英汇鄂州”计划,构筑“刚性”“柔性”“弹性”三性互动人才政策体系。畅通引才“绿色通道”,采取双向兼职、联合聘用、交叉任职、技术入股等弹性更强的办法,通过靶向引才、柔性引才、错位引才、产业导向引才等手段,构筑人才引进新渠道。加快推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学科专业调整,支持和引导我市高职院校开办医药、护理、健康管理等专业,全面对接和满足医疗健康产业发展需求。二是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分层次、多渠道的健康服务人才培养体系。借助武汉顶尖医药和高端医疗机构的人才优势,推进“人才流动”,一方面引进人才,另一方面大力培养人才,鼓励公办医疗机构选派医疗技术人员到武汉医疗机构研修深造学习。引导医师规范开展多点执业,为民办医疗机构提供人才、技术支撑。三是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以促进产业发展、服务企业员工为目的,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葛店开发区要加快补齐各类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短板,增强与武汉公交通勤能力,建设商业综合体、人才公寓,提供优质教育、医疗资源,为人才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让人才来得了、住得下、干得好。梁子湖区和红莲湖新区要持续优化生态环境,以发展健康旅游的思路来规划设计基础设施,提高人文品位,使发展健康产业的各项配套建设与良好的生态环境自然地融为一体。

 

课题组第一责任人:熊前荣  农工党鄂州市委会主委、市中心医院副院长

课题组第一负责人:熊前荣  农工党鄂州市委会主委、市中心医院副院长

执笔人:熊前荣 农工党鄂州市委会主委、市中心医院副院长

课题专家:邓霞飞  农工党湖北省委会副主委、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课题组其他成员:

何春芳  农工党鄂州市委会专职副主委

汪玉宝  农工党鄂州市委会秘书长、市中心医院老年病科主任

林命强  农工党鄂州市第三支部主委、小林珠宝总经理

向丹丹  农工党鄂州市委会机关专职干部

胡文昌  农工党鄂州市第一支部主委、市中心医院急诊外科主任

发言人:熊前荣  农工党鄂州市委会主委、市中心医院副院长

 


Copyright © 2015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鄂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