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新体制机制,做好省市共建。
(1)创新行政管理体制
借鉴郑州航空港“两级三层”(两级即省市两级党委政府,三层即省市两个领导小组与航空港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区域全覆盖、职能全覆盖”(按照一级人民政府打造)、“省区直通车制度”、“行政执法全委托”、主审法官负责制和检察官办案责任制等创新办法,出台服务航空都市区与多式联运综合体系的创新举措。
(2)创新行政审批机制
借鉴郑州航空港的 “五单一网”、“三证一章”等工作制度以及工商登记(注册资本认缴登记与“一照多证、一址多照“和电子营业执照登记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办法。
3、创新金融管理机制
要力争作为内陆人民币创新试点上报国家审批。创立多种建设基金,立项申报多个PPP项目,做大投融资平台。
4、创新人才集聚机制
积极上报国家级“引智试验区“,成立国际、国内专家室工作室,对接名校相应专业研究室,聘用专家作智库,出台人才引进,培育专项政策。
2、创新建设理念,谋划建设时序。
(1)绿色交通发展理念
要把建设节能、环保、低碳的绿色智慧交通体系(雄安新区提出的建设末端交通绿色、先进、高度智能化的世界一流的交通体系),造福千秋万代的理念放在第一位。
2、四维并行建设模式
对照孟菲斯等国外航空物流城的“产城互动”自然发展的模式,更应根据国情借鉴郑州航空港“四轮驱动、四维并行”(以枢纽为起点,以物流为撬板,以产业为基础,以城市为依托)的经验,并考虑将新型城镇化建设、拆迁安置和提升社会服务融于其中的模式。
3、合理谋划建设时序
要合理的谋划建设时序,充分发挥建设效力、效果,节约有限的资金和资源,先期整合现有的“公、水、铁”资源,短程以“公”为主,远程以“铁和水”为主,并用互联网实现多式联运的落地生根。再积极规划和筹建空铁联运,创新多式联运的模式。
3、创新运营模式,建设中国特色。
(1)重点突出空铁对接
要充分利用中国高铁这一独有的资源,发挥其货运价值,利用高铁、城铁,甚至地铁夜间客运空档间对接航空作为快运工具,实现多式联运划时代的发展和创新的运营模式,运量参考孟菲斯,效率和方式最后力争超越孟菲斯形成货运全球领先的格局。
2、注重引进经营主体
要重视引进有第四方物流这种先进理念的经营主体引进国内外有成熟运营经验的专业多式联运公司,以期可提供手续简化、时间缩短、运输成本降低并选择优化路径的多式联运服务。
3、切实加强信息化建设
规划好航空都市区多式联运服务中心,其信息化建设必须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尽快实现货运一次托运、一次计费、一份合同、一次保险、全程责任的全信息化的高效运营。
4、以货带客运互相促进
对标世界专业货运机场,以货运量与客运量的比率,规划 好客运基础设施,参考国内五大客运机场的货运量,推算客运量的予期,落实好客运体系的建设,做好客运换乘中心GTC的建设,达到零换乘服务,与武汉天河机场构成武汉城市圈的双核枢纽,并聚人气,带动国际航空都市区的发展。
4、坚持国际标准,建成世界一流。
通过航空都市区的建设,我市将拥有航空一类口岸;中国铁路总公司规划投资20亿建设的铁路物流基地将打造我市铁路一类开放口类。三江港水运一类口岸,与国际接轨,形成空、铁、水、公无缝对接,对标国际货运多式联运模式,建设良好的多式联运的口岸环境,并对集装箱标准化、公路运输车辆的标准化、铁路运输车辆的标准化乃至零担货物装运的标准化建设进行先行引导,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多式联运并无缝对接。
(来源:九三学社鄂州市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