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鄂州建言 > 正文
精准定位 打造航空都市联运样板区
时间:2017-12-01   来源:党派科    浏览:

1.进一步发挥我市公路路网优势,实现公路运输零对接,为公铁、公水、公空联运的无缝衔接提供公路通道基础保障。

(1)建议充分发挥公路网密集的优势,在港区、物流基地和场站之间进一步优化路网,参照“横纵有序、环射成形”等方案规划建设高速快线公路网,在重要节点之间规划新建或升级货运公路专线,实现公路货运枢纽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公路与站场间运输有机衔接、高效协调。

(2)建议加快规划和建设一批通往港区的高等级的集疏运专用公路,特别是三江港区;鄂州经济开发区杜沟村正整体搬迁并规划建设龙头公园,建议在搬迁改造中结合三江港作为主要港区的发展目标,同步规划高等级集疏运专用公路。

(3)强化农村公路建设,打通最后一公里。发展多式联运,提升公路路网,要考虑对接现代农村物流,为农资配送、农产品运输等农业物流提供好服务。建议在我市的重要农业生产区或基地开展示范区建设时,规划一批农业物资和农产品小型站场,建设城乡物流配送中心,并按高于村级公路的标准配置货运通道与主干道连接,集散农场、合作社、农民的物资和农产品,提高农村物流运输效率、以及与城市物流对接的效率。

2.整合港区资源、优化港区建设,促进各港区形成整体联动,进而与武汉港高效对接,为公水、铁水以及未来水空联运的无缝衔接提供基础保障。

(1)我市沿线码头泊位布局分散,等级偏低,各港区内部小码头、临时性码头居多,1000吨级以下泊位占比超过一半以上,造成了深水岸线资源的浪费。整合港区资源,在最大范围内促进自然资源、产业资源的合理和高效配置。

(2)重点推进三江港集装箱码头、葛店港区鄂州电厂煤炭码头等重点港区建设,优化港口专项规划功能和空间布局,优化各港区的协同运输管理机制,促进隶属于不同企业的港区码头整体联动,实现港区在整个联运过程中“门到门”整体服务优化。

(3)主动与省内、特别是与武汉的开放口岸联通,打造空--公—水、空--铁—水多式联运样板。武汉新港铁水联运示范工程为交通部首批多式联运示范项目,武汉新港三江港区要主动对接,积极通过水运方式融入武汉新港铁水示范工程,实现与武汉新港铁水联运枢纽工程、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汉欧班列等无缝对接。

3.以国际物流核心枢纽机场为核心,规划发展我市多式联运品牌线路,为未来我市打造以航空为核心的多式联运建立基础。

(1)加大出城通道建设。建议以国际物流核心枢纽为核心,进一步加强城市间干线公路网内多条主要通道的建设,形成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快速通达,打造“空—公—公”多式联运样板。

(2)精心规划和发展我市的多式联运重点线路。建议我市以机场为圆心,在不同辐射半径的区域内规划和打造多式联运重点线路:在市区范围内,规划发展连接空港、长江内河港的公路运输重点线路;在周边市区范围内,通过引入铁路支线,与京九、武九铁路线和武黄城际铁路等连接,规划发展铁路运输重点线路;在长江黄金水道上,依托武汉新港三江港发展“江海直达”水运重点线路,并进而辐射海外。

(3)发挥国际物流核心枢纽“磁场效应”,形成资源联动,促进我市多式联运体系发展。要充分发挥大企业“磁场效应”,推动资源聚集、联动、增效,政府促进基础设施等硬件的提档升级和高效衔接,充分发挥市场力量,引导以顺丰公司为首的大企业发展多式联运管理机制、信息化的软平台建设工作,政企联动共同推动我市多式联运体系发展。

(4)建议我市积极组织申报交通部第二批多式联运示范项目,争取国家相关部委支持我市的多式联运交通体系建设。


(来源:致公党鄂州市委会)

Copyright © 2015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鄂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