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丹江口“四项工作法”激励党外年轻干部成长
时间:2016-02-22   来源:湖北省统战部网    浏览:


    培养选拔党外年轻干部,是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保障,近年来,丹江口市高度重视党外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多形式推动年轻干部到基层和发展一线磨砺锻炼,加快了党外干部成长步伐。

 

    一是“一线压担法”。丹江口市坚持将基层一线作为培养年轻干部的主阵地,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生产一线和艰苦地方去经受考验,让年轻干部在实践中“墩实苗”,接地气,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近年来,先后选派60余名党外年轻干部到乡镇锻炼、担任三万活动、干部进企业促发展等活动的队长或队员;先后在教育、卫生、医疗系统选派40余名党外优秀人才到乡镇一线支教、支医,今年,市委又结合精准扶贫工作,从全市选派80余名党外年轻干部走进农村,与贫困户结成长期帮扶对子,经常上门实行一对一精准扶贫。

 

    二是“多岗磨砺法”。 经历不同岗位、不同层面的历练,是积累年轻干部经验和阅历的必经之路。丹江口市积极采取“本地换位,异地换脑”的挂职锻炼方式,先后选派10余名年轻干部在乡镇、部门间易岗锻炼,推荐3名年轻干部到上级机关挂职,选派5名年轻干部到北京市等经济发达地区锻炼,20名党外干部在本单位部门轮岗等。通过多岗位锻炼,着力优化改善了队伍结构,大大缩短了年轻干部的成长周期。

 

    三是“逆境挖潜法”。年轻干部成长要用艰苦的环境和条件来激发。丹江口市坚持把越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越将其放到艰苦环境中去,派到改革和发展的第一线去,到项目一线、招商一线、信访一线、企业一线、基层一线进行挂职锻炼。近年来,结合中心工作,市委先后抽调60余名年轻干部参与工业园招商引资、移民搬迁、征地拆迁、8.5灾后重建等急、难、险、重工作任务;选派22名党外干部担任信访督查员,全程参与信访接待、问题化解和矛盾调处工作,通过在急、难、险、重工作一线交任务、压担子,充分挖掘了年轻干部的工作潜力,增强了他们在复杂的形势下驾驭全局工作的能力和联系群众、服务基层的能力。

 

    四是“政策激励法”。党外干部和党内干部一样,都是党的干部。多年来。丹江口市委在坚持一样程序、一样标准、一样尺度的前提下,对选拔培养党外干部始终高看一眼、多关注一分,印发了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意见、建立了党外干部联系会议制度和主体班培训轮训制度、明确了党外干部参加会议的待遇、考察调研的保障、政治安排的比例、实职安排的职数、选拔推荐的程序等,为党外干部铺平了成长使用的绿色通道。


Copyright © 2015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鄂州新闻网